当前位置: 手机中国论坛 > 苹果论坛 > iPhone X论坛 > 其他 > 帖子正文

[其他] iPhone X消费者报告,你了解吗?

2017-11-15 09:55:25 270 评论(0)

大家好,我们今天聊一下iPhone X(大家好,我们今天喷一下iPhone X),iPhone 6的外观已成经典(一个ID你敢用三年四代产品?),苹果在领先的路上走的非常稳健(全无危机意识,也没有领袖担当),在iPhone发布十周年之际(在即将被乐视打败之际),随着乔布斯剧场里一句熟悉的『One more thing』(谁都知道会有,配合一下啦),iPhone X横跨五个产品代号呈现在我们面前(替Windows问一句:9被你们别吃了?)。

曾经过粗的边框和糟糕的屏占比,让iPhone在国产手机的发布会中一直颇具存在感(插国产发布会对比iPhone部分),知耻推动革新,在iPhone X全面屏时尚科技感的对比之下,旧外观似乎应该被立刻扫进历史的角落并打上怀旧的标签,这对于承载了国人部分社交属性的手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今天要聊的重点是由于全面屏而带来的那些不便和取舍,以及在我们一周的生活场景深度使用中的真实表现。

刘海儿和圆角能忍么?基本上……很难。

苹果为了保留等边轮廓线、实现全面屏,做了很多的牺牲,首先不得不将前置摄像头、Face ID和听筒放在一小块突兀的流海中,其次是取消Home按键后,很多操作改为屏外手势,所以需要下方加一个操作指示条,再者屏幕在跟边缘贴合过程中,四角要放弃矩形直角,来迎合机身圆角。

很多人不理解这次屏幕圆角为什么这么大,仔细观察,iPhone机身圆角不是简单曲率一致、有固定半径的四分之一圆,苹果认为直线到曲线过渡部分如果曲率由零突变是生硬不自然的,逐渐变大才最为平滑。

其实从iPhone 1开始,John Ive就已经找到了自己认为视觉和握感最舒适的圆角,之后无论iPhone如何升级换代、屏幕大小风云变换,这个特殊变化曲率的圆角连大小都惊人的保持一致。在他入主系统设计的iOS 7之后,系统设计也大量使用这种曲线。而这次iPhone X的大圆角,完全就是为了贴合机身这个传统苹果圆角,握感是舒服了,但视觉上已经无法像安卓全面屏上的小圆角一样容易忽视,它和刘海儿以及操作提示条对于屏幕显示的影响是很大的。

启动界面和精美图片在打开动画的前半段还满怀期待,结束的一瞬只有缺憾和失落。APP中全屏或顶头的内容让你永远觉得缺失了一块。看视频分成三种情况,4:3到2:1之间可以短边充满适配,2:1到2.4:1的时候会以长边充满适配,不仅刘海会切掉画面一部分,四个圆角也会让你有点在用望远镜里看世界的感觉;超过2.4:1如果仍长边适配,观众可能还没意识到的情况下画面就被刘海切掉,所以iOS默认会让出位置。当然你也可以手动充满或缩进,但无论怎样都无法充分利用屏幕面积的时候还能保持画面的完整。

不光用户用着难受,iOS系统也要为这次些做相应的改动,一些应用里角落的状态信息由于圆角而不得不向内缩进时,会感觉有些压抑,自带输入法也要为圆角更改布局,两边耳朵显示时间、电量、和信号强度,但以前中间有足够空间可显示的电量百分比、闹钟、蓝牙等信息只能在下拉控制中心查看了。之前通话时的绿条和录屏时个红条、定位时个蓝条现在都是改时间的颜色。

不光iOS要为刘海做无谓改动,甚至一些网页设计的标准也要为此改动,普通网页横屏的时候左右会默认缩进,如果想像以前充分利用全屏空间,现在就要多声明一个安全区域,才能保证有些重要内容还能完整显示。

不光人家行业标准要跟着改,甚至全世界的开发者都要为此而忙碌,像淘宝展示、B站或头条视频这种竖屏顶部有内容显示的,以后要要加一个栏,防止被遮挡,底部的操作也都要向上提,才能保证不被划动提示条覆盖,还没适配的16:9横屏游戏,不光左右不满,下方还要让出63个像素给操作条,画面被进一步缩小,只能像王者荣耀这样绞尽脑汁用左右黑色渐变等方法来配合。开发者敢怒不敢言,有淘气应用在刘海处藏了彩蛋等你去发现。

这块屏幕用起来,感觉就四个字——如鲠在喉,一点没有苹果以前那种为使用细节着想的极致感,为什么苹果还能容忍呢?因为它想给人感觉这首先是一块革命性的全面屏,只是有瑕疵,而不是一个传统屏只是改了比例提升了屏占比。这两者背后的不同含义很大程度决定了苹果是否占据引领未来几年创新潮流的制高点。但是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的——牺牲实在是太大了。

大小合适么?——小

亚洲人用手机多是浏览、社交和游戏,欧美人更多的还是打电话,对于大屏的需求没那么强烈,iPhone X的机身尺寸以及宽度握感都与小的iPhone 6、7、8接近,但不得不佩服的是,其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性能参数都有了质的飞跃,主板采用双层堆叠式设计,所占面积小了30%,更多的空间留给了电池。双矩形电池没做成一块L形电池有点偷懒,但容量增加是实打实的,不光比小iPhone 8大了50%,更是比Plus还多出一点。副作用是机身厚了5%,也重了17%。

可以看出苹果是希望宽度握感保持与小iPhone不变而确定iPhone X的外形尺寸,通过拉长屏幕比例而增加显示面积,逻辑和曾经iPhone 4升5类似,如果你之前用的是小iPhone,上手会非常适应,但对于很多握惯了Plus的用户,会觉得iPhone X有点小了。

机身小,左右4.3mm的边框也可以说是非常宽了,不过考虑到上下和刘海,整机平均边框4.8,比以前的9.0提升太多了,曾经以为它会比平均边框4.4的S8更漂亮,实际入手后,感觉还是没S8惊艳。

从参数上看屏幕5.8寸冠绝iPhone,但我们都知长宽比越高,对角线标称法越占便宜,可即使不考虑长宽比,iPhone X 823 平方厘米的显示面积和iPhone 8 Plus也差不多。

我们要先了解一下逻辑像素,当初iPhone 3GS升iPhone 4的时候,实际物理像素翻翻,但逻辑像素仍然保持为320*480,这样所有app的内容不用做任何改动就可以完美显示,只不过每个逻辑像素下包含了四个实际像素,显示更精细了。

从三机型的逻辑像素可以看出,iPhone X横向能显示的内容跟小iPhone一样少,纵向却比Plus还要多出不少,这样看文章时文字会频繁断行,显得局促。此外桌面图标所占逻辑像素更多,大小跟Plus一致,挤占了空余空间,也一种皮薄馅大、屏幕太小放不下的感觉。

所以用惯Plus的人买之前要考虑自己对屏幕大小的接受度还能不能回退。这也让我们对明年可能推出的iPhone X大屏版充满期待,毕竟我们能接受的握感宽度还有余量,只是不知道钱包还有没有余量。

屏幕表现怎么样?——最好的OLED,但比iPhone 8还是差点。

OLED由于更高对比度、轻薄和省电,以及屏幕排线可以用COP全折叠的封装方式,苹果很早就想应用到手机当中,只不过相较LCD,一直有一些问题没能解决,苹果说这是第一块达到了iPhone标准的OLED,我们实际看下这些缺点真的克服了么?

烧屏是OLED特有的现象,屏幕长期持续显示某个画面时,发光元件会提前衰变形成永久性的「烙印」,我们虽然没有遇到Pixel 2那样惨烈的烧屏,但苹果也提前做了警告,看来烧屏是无法避免。建议大家常换换壁纸、调短息屏时间,能有效延缓烧屏。

【图片1】iPhone X消费者报告,你了解吗?

OLED如果亮度过高也容易加速烧屏,所以一般会默认工作在比较低的亮度,iPhone X在手动调节下亮度可达到500,和三星差不多,比iPhone 8还是有较大差距,但比X20、一加等普通OLED屏要提升了不少。

换角度会变色的问题,非常遗憾,这个问题在iPhone X上仍然存在,侧看色彩会偏绿以及有彩虹纹,再加上Truetone会根据环境光变色,手持iPhone X走路进出环境光线变换较大的场所时,屏幕色彩变化得非常诡异。

至于超高的对比度,别看一百万比一的数据恐怖,OLED黑色不发光,分子几乎为零,数值无穷大也正常,此外规格上说iPhone X的屏幕能显示HDR 10的视频,高对比图片和影片看起来应该很爽,但抱歉我们怎么看也没看出它跟iPhone 8的区别。

过饱和及色准问题,iOS 9.3时iPhone就开始支持自动色彩管理,并且提前一年多的打了铺垫,在iPhone 7的LCD上就采用了P3广色域,让我们习惯了艳丽屏幕色彩,此时再拿出同样P3色域的OLED屏幕,所有色彩偏离都保持极低的水准,我们已经完全感觉不出有什么色准和过饱和的问题了。

然后是大果粒和彩边,iPhone X采用了对OLED来说非常重要的次像素渲染技术,显微镜下四个子像素是钻石排列,如果不支持次像素渲染,系统会认为一个绿像素加上另一个红或蓝像素组成一个完整像素,画一个5像素宽的线是这样的,上边会以红蓝为边,下方会以绿为边。上下不一致,看起上去就有一种彩边的感觉。支持次像素渲染系统可以直接控制子像素的显示方式,同样5像素的线,上下左右都能精准的以红蓝为边,再加上超高458的像素密度,缩小看上去就没有彩边的感觉。目前只有iPhone X和三星8系用了次像素渲染,看不出果粒和彩边,而它OLED的手机或多或少都有这个问题。

所以iPhone X虽然采用的是三星的OLED,但是显示素质超过了三星自家的手机,看来这两家打归打,但基本的商业道德还是有的,但是对于看惯了iPhone8之前LCD的人而言,角度偏色问题还是会有些不习惯。

新的操作逻辑好用么?好用。

指纹键消失后,很多相关操作都要改动,几乎就是推倒重新定制。

首先这个键只能叫锁屏键,不能叫关机键,因为长按它是呼出Siri,苹果对Siri非常重视,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人机交互的第一入口。关机是长按这三个键中的任意两个,截图是音量下加锁屏键。

而最常用的操作都是围绕着下方这个滑动操作条,上滑是解锁或者是与Home键一样的返回桌面,而且返回速度比Home键更快。下滑是单手便捷访问,左右滑切换前后任务,如果想切换之前某个具体应用,上滑显示桌面时犹豫一下,就可以自由选择标签卡了。

这套操作开始可能不太适应,但习惯会觉得更加顺手,与以前的肌肉记忆是一样的,都是想要操作的时候拇指先往Home键位置移动,区别是之后再根据想要的不同操作选择不同的滑动方向。动画清楚的表现出了两个上滑操作过程中用户的心理,是想把当前应用『丢』出去,还是想『提取』出来跟别的任务标签并列待选,然后选中后下来。

以前上滑调出的控制中心实在没地儿放,移到了右上耳朵处下滑,左耳和刘海大面积下滑区域还是留给了通知中心。这给一个平时非常常用的操作增加了很多不便。但总的来说,还是会让你几周后忘记之前的操作。

Face ID能不能替代指纹?能。

iPhone 5s树立了指纹在智能手机中的统治地位,我们用它解锁支付习以为常。但当正面全面屏无指纹容身之地,背面指纹的体验又不能让人满意时,苹果又主动选择革新,13年就收购了为Kinect提借3D结构光检测技术的供应商PrimeSense,想有朝一日让手机『认识』你的脸。

人脸的录入过程比指纹还要快速,转动两圈让手机看到你的侧脸即可。识别过程和原理是这样的:首先泛光照射器均匀打出不可见的红外光『照亮』人脸,然后红外相机会拍摄人脸的2D照片,分析面部的特征。第二步通过点阵投影器发出3万多个多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红外相机再根据点阵的细微位置差,检测出人脸的3D结构,生成脸部深度图。通过两步、2D加3D综合判断你是否是录入时的那个人。

相比安卓手机通过前置摄像头的人脸识别,Face ID有很多优势,首先黑暗环境下不用借助屏幕亮起起给人脸补光,FaceID全程用的是不可见红外光,哪怕纯黑环境下,我们把屏幕完全挡住,也可以正常完成识别。其次它是3D立体识别以避免我们用一张人脸照片就骗过手机的尴尬。此外为确保足够的安全性,人脸是以数学模型形式存储,无法逆推出人脸真实样子。

数据保存在A11的一块隔离区中(Secure Enclave)中,一切运算和匹配都不上传云,被硬件级保护在本地完成,第三方软件无法访问,连FBI威逼下的苹果也不行。而且2D和3D检测过程是多次且随机交替进行的,这就避免了一些极端情况下黑客会按已知顺序给Face ID看2D照片和3D模形。甚至每台手机投出的点阵光分布都是随机的,所以你在不同iPhone X上录入的数据模式都是不同的,无可替代性,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与安卓机闭眼也能解锁不同,如果把『需要注视』开关打开的话,Face ID会进一步判断你是否看到了屏幕,这样双11晚上老婆趁你睡觉时结算购物车的情况也不会发生。Face ID省掉了指纹按下的那个动作,识别过程于无形中完成,所以推荐你很多社交和私密软件开启启动时的二次认证,这样你老婆借用你手机订外卖的机会查聊天记录也不行了。

很多人关心当化装、带饰物面部有变化时,Face ID是否还能正常工作,它的工作机制大致是这样的:当匹配度在高于某个值时,它会通过检测,并且会学习其中不匹配的那些微小变化,比如你化个淡妆、胡子慢慢生长,它能跟随适应。当匹配度在某两个阈值之间时,检测不通过,但如果你立刻输入密码后,它也能自己学习,比如脸上受了伤,画了重妆,以后可以免密码直接登录;当匹配度再低于某个阈值时,即使你立刻输入正确密码,它也不会学习,比如陌生人,或者你戴口罩遮了一半脸时,无解锁多少次它仍然会坚持让你输密码,所以不用担心朋友用过一次以后都能自动解锁了。这里面涉及了大量的机器学习算法,难怪专门加上一个神经引擎来加速计算。

Face ID还有很多连带的好处,比如来了微信,你看一眼就会显示具体内容,点进去可以直接进入微信回复。而且每当要息屏时如果检测到你还在看屏幕就持续亮屏,看网页文章时会非常方便。衍生出来的Animoji动态表情会实时捕捉你真实表情做成可爱的动画,这可比玩各种表情包高级多了,虽然精度不高,也无法识别舌头,但如果哪天苹果放出这个API,市面上会诞生出很多视频聊天变脸交友的应用就好玩多了。

Face ID使用中也有一些相对指纹不太方便的地方,比如识别的触发是靠检测你有拿起的动作,如果你玩手机中途环顾下四周或跟朋友说几句话锁了屏,想解锁还要再做一个「抬起」的动作,很蠢。而且解锁速度看似很快,但实际上用指纹时我们已经习惯了拿出手机时就按下解锁,放到眼前时已经是解锁状态了,而Face ID要多出一步上滑或按锁屏键,常常上滑或按键时它还没有看见你脸,识别没有完成,需要等待一下。支付的时候也不是看一眼就自动支付了,多了双击锁屏键的确认动作,并且低于10%电量的时候无法使用。

Face ID对识别的角度也是有要求的,我们测试大概是30度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工作中用键盘或笔记本时把手机放侧边,想看一眼信息就必须把脸伸过去。没错,我们验证了以广告里那个泳池美女的角度是解不了锁的。还有横屏玩游戏、看视频时如果锁屏了得把手机竖过来才能识别解锁。平时戴口罩、戴会阻挡红外光的墨镜……这些都无法正常工作。但曾经指纹其实也遇到过戴手套、湿手无法解锁的问题,在巨大的创新进步面前,我想这些小问题慢慢都会克服的。

拍照怎么样?质量第一还是第二有争议,但体验绝对是第一

因为FaceID的高密度元器件占据了内部空间,使得iPhone X的摄像头无法横置堆叠,改为竖置。说拍照之前,必须称赞一下iPhone X的相机快速启动由锁屏界面的左滑,增加了在按钮上的3D Touch重压,方便性和精准度强了太多,还能防止误触。

iPhone X搭载了和iPhone 8类似拍照模组。真2 x 1200 万像素,长短焦的搭配是目前比较实用的双摄方案,它解问题的思路是超薄的手机不可能像单反一样根据不同场景更换镜头,那我干脆就给你放多个。和iPhone 8不同的是的地方在于广角镜头,焦段从等效 56mm变成了52mm,光圈由 f/2.8 扩大到 f/2.4,同时也支持了光学防抖,理论上广角端拍照会有提升。这次我们不光想分析下X和8的区别,还想知道iPhone X到底在所有顶尖的旗舰机中所处的位置。

所有手机全都默认开启自动 HDR,是最终成片中灯笼的上半部分,iPhone 8、iPhone X 和 Google PX 的 HDR能把高光压了回来,而Mate 10、Note 8和iPhone 7全都过曝。

夜景大光比也是同样,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的字在 iPhone X、8P 和 PX上保留了颜色,而 7P、Note 和 Mate 就都过曝了。

白天室外解析力 iPhone X 和 iPhone 8 比其他手机更好,但是和 Mate 10、Note 8 一样都有比较明显的锐化痕迹。

长焦解析力上,光线环境比较好的白天,两倍变焦之后 PX2 的解析力是远不如其他机型的,看这油画一样的质感。iPhone X 和 iPhone 8 保持相同水准,略好于 iPhone7 和 Mate 10。Note 8 这组表现出最锐利的画面。

虽然 iPhone X 长焦镜头的等效 52mm 严格来说已经不是广角镜头的两倍,在操作时副镜头还是会在 2x 的时候切换。而且和 iPhone 8 一样,在暗光或者对焦距离过近的时候,也会自动换到主镜头裁切的画面。

白平衡方面,三台iPhone 非常接近,比较稳,Note 8 和 PX 偏暖,而 Mate10 都已经冷到看不出牌子的金色了。

微距效果,iPhone X主摄像头的光圈没变,因此虚化程度也和 8P、7P 相当。华为 Mate 的 f/1.6 大光圈的确生猛,背景虚化最强。

镜头素质,只有华为的Summilux 镜头没有出现太阳鬼影。强烈点光源下的鬼影即使相机镜头也很难完全规避,华为和徕卡的合作看来真的有成效。

在进行闪光灯拍照的时候,iPhone X、iPhone 8 和 PX 都能保留背景,而 7P、Note 8 和 Mate 10 的背景就会黑乎乎的。这是因为iPhone X 也支持 iPhone 8 加入的慢速同步闪光灯,为了避免背景欠曝,会在闪光之后保持曝光,同时保留前景和背景的细节。

可以说苹果的两款新机都非常优秀了,我们再看看X和8的区别。

iPhone X长焦多了光学防抖,其中一个优势是在拍视频的时候,如果切换到长焦镜头,在预览画面上一眼就能看到 iPhone X 比 iPhone 8P 稳定太多,虽然最终 iPhone 8P 生成的视频也会经过电子防抖处理,但实际上稳定程度还是 iPhone X 更胜一筹。

相对于 iPhone 8 Plus,iPhone X 最直观的改变就是暗光拍人像模式的照片,视野稍广,噪点稍少。和同样是双防抖的 Note 8 比,iPhone X 噪点多了一点,但是解析力也要更好。Pixel 2 虚化力度最弱,朋友圈小图都看不出虚化,但放大看解析力却爆表,脸上的毛都能拍到。要知道 Google Pixel 2 是没有长焦镜头的,用一颗广角镜头实现比一票长焦更好的解析力,靠的是用很多张欠曝的照片暴力合成出来的,光学防抖在以数学拍照能力超强的谷歌面前似乎没用,这事细思极恐。

此次 iPhone X 的前置相机也借着「原深感摄像头」支持了一把背景虚化,但实际上 OPPO R11s 和 Google Pixel 2也都支持前置单摄像头人像虚化,方法就是用暴力的机器学习来识别人像抠图。

实际效果上iPhone X 的抠图效果没有其他二者好,更没有美颜算法加持。新增的人像光效模式仍然处于用用就忘的状态。

总体而言,iPhone 的后置摄像头仍然处于行业顶级状态,其突出的 HDR 效果,Android 阵营目前只有Pixel 2可以一战。人像虚化效果相比 iPhone 8P有微弱的提升,长焦视频的稳定性有可见提升。总成绩小胜 iPhone 8P,因为长焦的加持险胜 Pixel 2,也略优于 Note 8。但是 iPhone X 不能被称为全能机皇,在解析力上还是被竞争对手超越。再加上谷歌这样「用数学拍照」的劲敌强势加入,「最佳相机」这把椅子坐得并不稳。

充电和续航怎么样?——不怎么样。

新iPhone支持了无线充电和快充,但随机附带没有无线充电器,也只有一个5W慢充头。无线充电很多场景下方便度还不如有线,我们用官网贝尔金的无线底座充电速度也很慢,3个半小时才充满,无线只是为了优雅,不是为了效率,有线慢充速度也好不到哪儿去,3小时的满电速度早就被安卓机远远甩开,只有用29W、Mac笔记本的充电器加转接头后才实现真正的快充。

小插曲是我们发现iPhone X的无线充电应该是支持双向的,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开放出来给手表充电。

OLED屏理论上比LCD省电,再加上iPhone X用了比8 Plus更大的电池,实际续航效果怎么样么?这次我们用GeekBech 4.2最新的电池续航测试,屏幕亮度调为统一的200尼特,iPhone X的续航成绩并不理想,远小于安卓旗舰,也不如8 Plus,这跟我们一天中的实际体验是比较相符的。

需要壳和贴膜么?需要

全面屏比以往更容易碎裂,换屏费用也高达2288,比一台坚果Pro2还贵,所以一定要小心保护,微笑的库克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为此推出了史上最丰富后壳供选,贵的价格都是一台红米的钱了。为了让大家不花冤枉钱,我们也是哭着买下了几种壳使用尝试。

788的皮套翻盖壳可以连正面一起保护,有霍尔元件,翻盖即亮屏。可以塞一些零钱信用卡,甚至也能实现公交刷卡了,但是它有一种过度保持的感觉,让别人觉得我可能很保守,而且必须要翻开才能打电话,不优雅,感觉并不值。

428的皮壳和328的硅胶壳厚度差不多,手感质地不同,皮壳更稳重,但容易有划痕,多次拆卸角处会有死摺,硅胶色彩靓丽,有点轻浮,但便宜呀,防撞性还好,反正我用着挺开心的。

正面贴膜是必须的,iPhone X没有指纹按键产生的凹陷,非常适合贴膜,只需要注意把Face ID的传感部分空出,否则会影响效果。这里就要打一波爱否商城冰糖纯冷雕iPhone X钢化膜的广告了,比普通蚀刻膜更薄,透光性更好,完美贴合只售54.9。

iPhone X值得买么?……

纵然有很多不便,但仅凭全面屏和Face ID的革命性创新使得iPhone X就足以成为市面上最值得购买的手机,我们确实对科技通过手机来改变生活的期盼太久了,而iPhone X正是为此而生。有人觉得它是不是太贵了,但你想,在一天有效的生活时间中,与什么物品打交道的时间最长?如果你可以花几千元买电视、投影、笔记本,我认为八千多元把已经成为我们大脑和身体一部分的手机升级一下,没什么不值。

尾巴:

我们今天聊了很多iPhone X不便,也吐槽屏幕等问题需要让消费者和开发者去适应,但反过来想,为什么大家是适应它而不是抛弃它呢?肯定不是看苹果的面子。我们在奋斗中常常有『啊,对手太强了,别人已经垄断了,自己没机会了』的感觉,就像我曾经认为微软、诺基亚已是根基深厚,永远无法打败一样,但它们被一台身上诸多毛病的手机破除垄断,正是因为这台手机以革命性创新解决解决了用户最强的需求。创新何其困难,一定会有各种问题随之而来,所以厂商在领先后往往会步入稳重不冒进的心态,试想,此时有多少人等着看Face ID在安全性上出事故,就知道苹果在决定用它来替代指纹时的压力,我不希望看到挤牙膏和无短板的产品,如果你敢大胆创新,我在刷卡时就会感觉,自己也做了几秒钟无畏的英雄。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登录 | 注册

发布
暂时没有回复

您需要注册登录后,才能回帖哦!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