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机中国论坛 > 兴趣论坛 > 新闻资讯 > 新闻 > 帖子正文

[新闻] TCL集团李东生:国际化让我们干掉了日本企业!

2018-02-28 17:11:01 50 评论(0)

在近期香港举行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7全球论坛”上,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一席“只有成为先烈的勇气,才有成为先驱的可能”的发言, 使得其整场发言备受瞩目。

在题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与智能制造机遇”的主旨演讲中,李东生分享了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创新发展等诸多看法。李东生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近二十年,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的15年,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正是抓住了这一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实现了从模仿到创新再到局部领先。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而言,要不断夯实自身工业基础,抓住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重视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方可在新的一轮全球经济调整中脱颖而出。

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探索的先行企业之一,TCL2004年成功收购法国汤姆逊的电视业务,以及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被评价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今回首这两场标志性的并购,李东生坚持认为是完全成功的。

“从过去十五年TCL发展的轨迹看,尽管前期我们遭遇了很大困难,但国际化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TCL成为全球彩电的第三大厂商,位列三星、LG之后,我们把所有日本企业都干掉了。手机业务也正在全球取得了迅猛发展,如果没有跨国并购,我们的手机业务可能就不存在了。”李东生说。

在李东生看来,正是由于那两场并购带来的资源和技术,使得TCL一直保持在电视机和手机这两个行业中的优势并受益至今。数据显示,TCL的年收入已连续三年超过1000亿元,其中海外占接近50%。

制造业乃国家之本,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全球兴起,将带来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巨变,未来的制造业将向互联、互动的智能制造转型。

在演讲中,李东生表达了对于智能制造的看法。他认为,智能制造的基础是中国工业能力,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产品技术、工业技术、产业规模以及基础核心产业等方面都已经达到全球领先。这为中国智能制造提供了基础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平台,空谈智能制造就是无源之水。因为只有工业能力日益强大,智能制造建立起领先优势,才能支持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辟出新的天地。

在李东生看来,很多企业都有不少自动化设备之后,就宣称自己是智能化工厂,就是智能制造,其实不尽然,这当中有很大的分别。智能化意味着机器自己就可以判断和处理工艺流程,它能进行逻辑思维的自主判断;而自动化则是每一次都精准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自动化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智能化能够提高工艺水平。

此外,李东生认为,智能制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一步跨到智能化,一定是智能化+自动化,通过智能化,使产品的工艺精度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但不可能也不必要所有设备都智能化。因为智能化投入非常大,必须控制投入成本。

李东生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整个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30年计划的前10年,从这个定位来看,中国智能制造实现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方面,李东生深入地剖析了智能化的优势。他表示,智能制造的要点之一在于大数据的支持。智能制造借助大数据可以做出智能判断,并且具有非常强的能力,因而能够自动判断并代替人工。智能制造建立之初,要把所有的工艺程序输入进去,形成起始标配,在这个过程中,机器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不断地积累大数据,从而形成的自我学习认知判断的能力。

李东生以围棋的人机大战为例,生动地进行了说明。他表示,机器之所以能够战胜人类,就是因为机器通过巨大的数据库,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进行围棋人机大战的计算机非常强大,把所有棋手走过的招法都储存到计算机里面,不管走哪一步它都有n个选择方案进行应对,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的应对方案。

“所以人类是搞不过机器的,以前之所以人类能战胜机器是因为机器的大数据能力还不够强,随着未来发展,机器大数据能力的积累和处理能力会越来越强,人类再与机器下棋一定是输的。而工业智能化背后也一定是大数据在支持。”李东生表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登录 | 注册

发布
暂时没有回复

您需要注册登录后,才能回帖哦!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