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机中国论坛 > 问答社区 > 手机评测 > 帖子正文

[手机评测] 如何看待华为发布的华为 P30 系列手机,有何亮点和槽点?

2019-04-03 17:17:28 584 评论(0)

如果说去年发布的华为P20是一头猛兽,那么华为P30可被定义为“怪兽”。今天主要聊一下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很硬很硬的后置“四摄”——16mm超广角+f/1.6全新sensor主摄+潜望式5倍光变长焦+飞行时间镜头。网络上有人称之“堆料”,有哪一家公司有能力把行业里最新的料堆在一起?又有哪一家公司愿意为消费者把行业里最好的料堆在一起卖?


一、超广角的主要收益有两个方面

1. 预览和拍摄约120度大视野;

2. 2.5cm最短对焦距离。

前者没有广角镜头的机型增加超过1/3的画面内容,主要难点是畸变控制,但畸变控制是没有完美解决方案的,会在内容和变形之中平衡。我认为P30的广角模式(0.6倍变焦)较上一代Mate20要平衡得更好,拍照模式的色彩和夜景模式的手持长曝光效果也在经历了一代产品后更为稳定;后者则是微距摄影(微距分长焦和广角两种方案,手机上主要是广角方案),对焦距离越短,景深越浅,画面越具愉悦的观看效果。同样使用广角镜头的三星S10+,尽管在等效焦距上比华为做小了1mm,官方数据是15mm,但最短对焦距离并未缩短,还停留在5.5-6cm左右,可能面临微距不微的尴尬状况。二、主摄是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一个器件,也是P30市场slogan——“Rewrite the Rules of Photography(重写摄影规则)”中Rewrite(重写)的主因之一。


在暗光拍照上有三个目标:分别是拍得到、拍得清、拍得美。1. 拍得到是极限场景,这个领域华为已经进入了无人区,第一没有竞品对标、第二没有第三方评测设定规则,完全是在自我摸索,比如高ISO情况下的降噪算法、色彩调试等;2. 拍得清是行业的痛点问题,华为做到人无我有,体现优势;3.拍得美就是消费者受益最多的场景,包括日落前后的blue hour到室内弱光环境等。这种场景不一定用得上40W的ISO,却是最考验功力的地方。技术是手段,手段为目标服务,为了在暗光环境下得到以上场景最好的成像效果(清晰、锐利、稳定、饱满的影像)。


简单介绍以下关键技术项:1. 光圈升级。f/1.6不是新技术,一方面在Mate20产品之前,黑白镜头的光圈一直是1.6,保证了华为独创的彩色黑白双目方案的进光优势;另一方面,在Mate10产品上首次探索彩色主摄1.6方案(值得注意,那时候的底不够大,大光圈的优势没有全部发挥)。因此,到了P30Pro主摄大光圈有足够的技术沉淀和优化方案。直接收益就是较同行的1.8光圈数领先一级,同等条件下提升25%进光(近似相机上光圈级数的算术)。2. sensor尺寸最大。“底大一级压死人”是P20上首次使用1/1.7英寸型sensor后从摄影圈流出最响亮的一句口号,没错,一年后三星苹果还是1/2.55,不愿or不能进步?3. 主摄OIS和AIS。用新材料、新马达做OIS;全新算法升级P20以来的AIS(就是被各个手机厂商甚至相机厂商模仿的手持超级夜景功能)。· 有关OIS:我的领导李小龙先生在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透露了技术——SMA形状记忆材料,优点就是体积小、驱动力大、没有电磁干扰,是做多OIS的关键点;·有关AIS:正好有同学昨天发问,主要运用于夜景模式的长曝光与专业模式的长曝光有何区别?4. 自研RYYB CFA (Color Filter Array)。网络上的分析和猜想各异,不得不说有些内容与实际技术很接近,但一个研究了若干年的新技术(我们称之为电子感光元件和滤光片技术诞生40多年来的一次突破),在巴黎的发布会胶片上用动画的效果展示,黄和绿之间的转换关系,给了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值:平均提升40%的进光量。透露一个实验室的数据,在A光场景(低色温条件黄光更多),进光量提升可超过60%。5. 超高ISO。需要一个简单科普,胶片时代的感光性与数码器材的曝光三元素(光圈、快门、ISO)都用同一个ISO表示,但其背后的含义有所不同。手机上的ISO值对应信号的处理能力(增益),与胶片的200度、400度、800度不是一个概念。用P30拍照,只要一点光就够了!在DxOMark的评测体系里,2017年以前的最低标准是5lux,最新标准是1lux,而华为实验室对于暗光的测试环境为0.07lux(1lux代表一支蜡烛距离1英尺的光亮程度)。综合来看,主摄因为镜头、Sensor及其CFA、ISP、AI等的加权收益,在整体进光量上领先竞品几条街不足为奇,这样就为单拍(一般曝光时间在0.85或者0.5s以内)、手持超级夜景(一般4-8s)、长曝光(三脚架上30s左右)等多种场景提供了保障。众所周知,苹果和三星的10倍数字变焦是极限,并且几乎是画质“不可用"的代名词,而P30系列分别将极限推至30倍和50倍,且可清晰地拍摄到30万公里以外的月球。克制一点,用P30Pro的50倍数码变焦,可以在观景平台上拍摄到河对岸埃菲尔铁塔上隽永的72个名字,它们象征的工程师、科学家和艺术家们曾共同为建造这座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上最高的建筑而付出力量和生命。啊,太浪漫了。长焦模组可能不是华为最先发布的,但一定是华为最先商用的技术。因为发布技术本身没有价值,而华为坚信为消费者服务才是技术的价值所在。


要大规模量产潜望式镜头至少要克服几个问题:1. 镜片高度(尽管解决了躺下去的问题,还要考虑竖起来的问题);2. 可靠性(如跌落、防震等);3. 进光量(棱镜折射有损耗且长焦段镜头比短焦段更吃光);4. 防抖(镜头模组更重,长焦抖动更严重);5. 色彩(全新平台的调色方案)。P30Pro的参数分别是8.4倍光学变焦、17倍混合变焦、84倍数字变焦。嘻嘻!从第一批用户的拍摄体验来看,长焦光学镜头为画质在多焦段的接力(等效16mm-1343mm)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画质的细腻、色彩的一致、变焦的流畅,是多镜头协同工作的结果。


二、飞行时间(ToF)镜头

体验来看,早于P30Pro面世已经用上ToF的几款机型才是真的堆料。主流的方案是有限地运用ToF带来的深度信息做测量相关运用,而P30Pro可能是第一台将镜头能力用在摄影上的手机。简单而言,因为有了深度信息,人像模式、大光圈模式等与景深效果相关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显性的特性有:1. 更接近专业单反镜头的渐进式的虚化效果(相比模拟景深更自然、更真实);2. 焦外更漂亮的光斑效果;3. 抠图更准确;4. 在重复pattern,如线条、圆点等,不会出错。这么看来,是不是似乎形成了一个光学焦平面?尽管这些提升不像超高ISO、超高倍数变焦那么突出,但对于用户最多的拍摄场景——人像(据统计,手机相册里超过80%是拍人)是有直接影响的,而在DxOMark的评价体系里,散景(Bokeh)也是本次P30Pro的亮点之一,可谓立竿见影。P10曾主打人像,因为黑白人像、2倍变焦、虚化效果等特性显著而被称为“人像大师”。

原作者:潘超越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登录 | 注册

发布
暂时没有回复

您需要注册登录后,才能回帖哦! 登录 | 注册